最近一直在做一個類似支付寶產品的交互設計工作,在這個過程中,當然免不了對支付寶的研究。坦白的說,我覺得支付寶做的很不錯,其間我還讀了支付寶老魚的一篇博文《設計必須真民主,不要輕易替用戶做決定》http://www.ioldfish.cn/?p=364#more-364。文章寫的很好,對我有很大的啟發作用,不過在文章的觀點之外,我這個菜鳥還有一些其他的感想。
我認為,不管是不是幫用戶勾選(見下圖),其實都是在幫用戶做決定,只是決定的內容不同而已(幫用戶選余額,或幫用戶選擇直接用網銀支付)。其實設計師很難每次都正確判斷出用戶的意圖,也不可能不借助自己的判斷,永遠去依靠測試。但不能因為這一個特例就不去探索,永遠拒絕幫用戶去默認勾選了。如果測試的結果剛好和設計師的預期相同呢?當然,老魚的意思無非是說設計師不能在毫無把握的情況下,拍腦袋決定問題。
不過至于在余額不足時,很多用戶為什么不用余額支付,我個人是這么理解的:用支付寶付款的過程,就好比在現實生活中使用錢包的過程。我們既可以選擇用現金支付,也可以選擇用銀行卡支付,還可以把現金都花了,余下的部分再用銀行卡支付。支付寶里的余額就類似現金,其他方式就好比銀行卡。當我們的現金不夠支付了,有多少人會選擇先把現金都花了再用銀行卡支付剩余的部分呢(我曾經干過這樣的事情,結果遭到了收銀員狠狠的白眼)。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大部分用戶在余額不足時直接用銀行卡付款了。
但設計師的判斷不完全錯誤,確實也有大量用戶是優先花余額的(我就有這個習慣),如果真的以后不幫我默認勾選了,像我這樣的少數派(不知道占多少)就比較難受了??上У氖?,剛好我們這部分人不占多數。
所以我認為,在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該幫用戶做決定還是要義無反顧的去做,這是我們的責任(很多用戶都懶得去做決定,相信默認的選項就是自己需要的那個),哪怕最后證實是錯誤的也沒關系,至少我們去嘗試了,并積累了更多的經驗,下次就不會再犯了。這樣以后才能有更絕對的把握來做判斷。如果實在想不清楚了,可以通過用戶測試來解決。
最可怕的是有些人,想都不去想,看到“支付寶”的大名以及老魚的文章,就一意孤行,決定以后無論如何都不去幫用戶做選擇了,所有的選項都默認空著,讓用戶自己去填,那就不對了,這不是作者的本意。記住,老魚說的是“不要輕易替用戶下決定”,而不是“不要替用戶下決定”。
本文來自:Legene的交互設計博客